《我的阿勒泰》收官,于适演绎巴太的成长与自由
滕丛丛执导的8集迷你剧《我的阿勒泰》以8.8的豆瓣高分收官。剧中,于适饰演的哈萨克族少年巴太,既有原始的野性魅力,又有情窦初开的质朴与纯真,令人一见难忘。他怀揣梦想,却受困于传统家庭;试图走出草原,却在经历了极致痛苦的人生抉择后与自己和解,最终回到了草原。
巴太的成长与自我和解
《我的阿勒泰》细腻刻画了巴太和汉族少女文秀(周依然饰)懵懂而美好的初恋,以及他与父亲苏力坦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。剧集最后一幕,离家三年之久的巴太剪短了长发,雪夜骑马回到草原,他望向父亲和文秀的那一眼包含千言万语,定格成余味悠长的结尾。
最后一幕分量很重,巴太用了三年自我和解
于适在专访中透露,巴太在离开草原的三年里经历了自我疗伤和和解的过程。他不断回想射杀踏雪的决定,痛苦与后悔交织,但最终完成了蜕变,对家乡、理想和世界有了新的认识。
于适在《我的阿勒泰》中饰演哈萨克族少年巴太。
亲情与爱情的升华
巴太最终回到草原是因为父亲苏力坦,这一点与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中的姬发相似。不同的是,苏力坦和巴太都经历了思想上的转变。关于爱情,于适认为巴太和文秀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爱情,升华成一种更深的情感。
巴太回归草原是因为父亲,三年后爱情升华了
于适表示,巴太和文秀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像,都有自己的梦想却被现实所困。文秀的和解给了巴太启示,让他最终选择回到草原。
巴太选择回到草原。
骑射与生活的自由
于适不仅是《我的阿勒泰》的男主角,还是剧组的骑射指导。他从小擅长与动物相处,认为与动物沟通的关键是发自内心的爱。他还创作了插曲《彩虹布拉克》,灵感来自阿勒泰的星空。
从小就有动物缘,想在稳定状态下追求自由
于适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在稳定的状态下追求自由,希望生活中充满匆匆过客,每个人都幸福。
于适是该剧的骑射指导。
从巴太的世界里走过,于适学会了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:一个人,心是光明的、不堵着,那无论在任何环境、面对任何事情都能适应,这就是自由。